书屋吧

书屋吧>我在现代留过学优读 >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(第2页)

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(第2页)

司马光看着文及甫退出去,就对文彦博道:“太师,章子厚速下决里隘,一日并得交趾数州之地,已是稀世之功,若其再灭交趾而归,恐怕这都堂上,就要多一位有灭国大功的宰相了……”

文彦博看着司马光,问道:“这有何不可呢?”

“出将入相,士人典范!”

在大宋,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官,明明自己屁都不懂,非要对军事指手画脚?

原因很简单——每一个士大夫,都觉得自己文韬武略,无一不精,同时他们也都无比向往唐代士人出将入相的传统。

于是,虽然出了无数洋相。

但,只要有人成功,就会有无数模仿者。

熙宁时,王韶开边成功,短短数年间,就以一机宜文字而拜枢密使。

蔡挺改革将兵法,置将训练,而为枢密副使。

赵卨、卢秉、林广、熊本都是文臣带兵的代表人物。

至于现在的吕惠卿、章惇,就更是有机会,以边功入朝拜相的潜力人物。

在这些人的鼓舞下,每年都有人投身于边事。

司马光知道,文彦博这是在和他打太极,他只能道:“然国朝未有得灭国之功之宰相。”

大宋上次灭国,还是太宗时代灭亡北汉。

若现在章惇灭交趾而归,他势必成为有史以来威权最大的宰相!

文彦博听着,却笑了起来,他道:“交趾不过南方小丑而已。”

“灭之,有何可夸耀之处?”

他指了指自己,傲然道:“老夫当年平贝州王则之乱,可比章子厚功更高!”

“且夫,祖宗早定条贯,国朝绝无功高不可赏之事!”

这是事实!

无论文臣,还是武将,在大宋都不存在功劳太高,赏无可赏的问题。

勋、爵、寄禄官,一层一层套娃。

绝对没有所谓不可封赏之事。

此外,追封父祖,褒扬妻子,推恩族人,也是很有效的安抚、激励手段。

至于功高震主?

那就太简单了。

回朝当一两年宰相,再出去休息休息,养养身体,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启用就好了。

就以他文彦博来说吧,致仕前,已经是身兼两镇节度使,官拜金紫光禄大夫,勋转上柱国,爵封潞国公。

但,他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

而他已经八十岁了。

用尽了一生,四入朝堂,两次宣麻拜相,七换节钺依旧不过如此。

章惇才哪到哪?

等他也集齐了这些成就,再谈他可能功高震主,会尾大不掉的问题吧。

司马光听着,叹道:“太师高风亮节,忠心社稷,可那章子厚,却不同太师。”

“其为人奸诈轻薄,廉髃不修,行事纵肆猖狂,所言者多俚语俗言,不语清议,不持君子正言,其在都堂时,常以都堂为市井,以侵侮同列为乐……”司马光缓缓说道:“如此大臣,如何可堪宰相?”

章惇这个人,让司马光,感受到了危险!

因为他在交趾的用兵、谋略以及手段,表明了这个人,一旦回朝当政,必然无所不用其极,必然打破常规,必然突破制度约束。

现在两宫听政,本来耳根子就软。

章惇若再在都堂胡作非为,甚至和江宁的王介甫相互呼应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这个武圣只想当官  小兵活下去  苟秦  开局绑架了隋炀帝  日本战国:细川之野望  大明,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  水浒之小孟尝  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  重生包国维,我真没想当大文豪!  反清1850  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  兴风之花雨  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  裂石响惊弦  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  挽明从萨尔浒开始  穿入维京当霸主  人在东汉,开局公孙度  十国行周  贞观公务员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